日期: 2023-01-11 浏览量:1716 来源:细河区教文旅局 责任编辑:丁一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辽宁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辽宁省义务教育条例》,保障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根据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以及《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县(市、区)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办法(试行)》,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督导评估对象和范围
督导评估对象为与教育部签订的《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上所列县级单位。督导评估范围包括区域内的独立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独立初中、完全中学;直属中小学、未纳入备忘录的开发区等部门和单位举办的中小学(不含小学教学点、特殊教育学校、民办学校和职业学校)。
二、督导评估的原则
评估验收工作以“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建设达标”为宗旨,坚持“硬件充实、软件从严、促进发展”的原则,注重考察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均衡状况。公众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作为评估验收的重要参考。
三、督导评估的项目和要求
根据省教育厅、省住建厅、省发改委印发的《基础教育强县建设配套标准》和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设定的评估指标及要求,重点评估内容为:
1.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入学机会、保障机制、队伍建设、质量与管理;
2.标准化学校建设:学校管理、教育质量、校舍建设及教育装备;
3.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县级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情况。
评估验收结果按合格、不合格认定。合格标准为: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得分达85分以上,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得分达85分以上,小学、初中教育资源均衡配置8项指标的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和0.55,公众满意度高于85%。
督导检查中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将中止验收评估工作,并予通报;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达标、三个增长近三年中有两年不达标、教育系统存在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违纪违规事件的县(市、区)实行一票否决。
四、督导评估的组织实施
督导评估验收工作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省、市两级教育督导部门组织实施。各级政府组织相关部门配合督导评估验收工作。
1.省级教育督导部门制定督导评估实施办法和实施标准;指导和监督各地督导评估工作;制定2016-2018年督导评估验收规划和年度评估验收计划,受理各市申报并实地督导评估验收;提请省政府发布评估验收合格县(市、区)名单、授予称号;组织省级监测复查工作;申请国家检查认定,并做好配合国家督导检查和监测工作。
2.市级教育督导部门主要负责对本地区督导评估验收工作进行规划;重点督查市直学校达标建设情况;对申报县(市、区)自评情况进行复核;通过市人民政府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评估验收申请,同时报送县(市、区)人民政府自评报告、市级复核报告、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报告、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申报表及媒体公告复印件;配合省督导评估验收工作。
3.县级教育督导部门主要指导各校进行自查;逐校进行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工作档案;负责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自评,就自评发现的问题及市级复核提出的问题向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解决;通过县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报送自评报告并提出复核申请;配合第三方机构开展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配合省、市督导评估验收工作。
五、督导评估的程序
1.审核材料
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申报评估验收的县(市、区)创建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调研;对县级人民政府自评报告、市级复核报告、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进行审核;由省教育厅信息中心对义务教育学校间均衡状况的差异系数进行测算。
2.评估验收
⑴分管副县(市、区)长陈述并独立答辩;查阅有关文件档案资料。
⑵随机抽查部分中小学校。
⑶评估验收组合议评价。
⑷评估验收组向当地政府反馈督导评估意见。
3.整改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在省评估验收后,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反馈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在两个月内将整改情况报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室。
4.监测复查
建立辽宁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和复查制度。对通过省级评估验收的县(市、区)进行年度监测,发布监测结果,动态掌握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对小学、初中差异系数分别大于0.60、0.50的县(市、区),及时予以警示;对小学、初中差异系数分别大于0.65、0.55的县(市、区)进行复查并约谈。
六、督导评估档案材料
1.学校材料
⑴自评打分表。按《辽宁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细则》中“学校标准化建设”指标自评打分,如有扣分,要做出详细说明。
⑵档案。按《辽宁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细则》中“学校标准化建设”B级指标分别建立档案。
2.县(市、区)材料
⑴自评报告。按《辽宁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细则》中“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B级指标分别表述(附电子版)。
⑵自评打分表。按《辽宁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细则》中“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指标自评打分,如有扣分,要做出详细说明,同时,提供各校自评得分汇总表(附电子版)。
⑶档案。按《辽宁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细则》中“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B级指标分别建立档案。
⑷分管副县(市、区)长陈述材料。全面介绍本地自然与经济状况、教育概况;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做法、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今后工作展望(附电子版)。
七、督导评估时间安排
各市政府于每年4月1日、10月1日前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申报本年度评估验收县(市、区);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分别于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评估验收。
本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申报表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申报表 表I: 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情况 | ||||||||||||||||||||||||||||||||||||||
| 自然情况 | 经济情况 | 普通中小学校数 | 特殊教育学校数 | 小学教学点数(个) | 教学班数 | 在校学生数(人) | 教职工数 | ||||||||||||||||||||||||||||||
人口总数 | 农业人口数(万人) | 乡镇(街道)数(个) | 行政村数 |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年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 |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 小学 | 一贯制学校 | 初中 | 完中 | 小学 | 初中 | 小学 | 初中 | 小学 | 初中 | |||||||||||||||||||||
合计 | 其中专任教师数 | 合计 | 其中专任教师数 |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L7 | L8 | L9 | L10 | L11 | L12 | L13 | L14 | L15 | L16 | L17 | L18 | L19 | L20 | L21 | L22 | |||||||||||||||||
全县 | ||||||||||||||||||||||||||||||||||||||
注:1、小学中:省直属、市直属的有 所,企业办学的有 所,民办学校有 所。 | ||||||||||||||||||||||||||||||||||||||
2、一贯制学校中:省直属、市直属的有 所,企业办学的有 所,民办学校有 所。 | ||||||||||||||||||||||||||||||||||||||
3、初中学校中:省直属、市直属的有 所,企业办学的有 所,民办学校有 所。 | ||||||||||||||||||||||||||||||||||||||
4、完中学校中:省直属、市直属的有 所,企业办学的有 所,民办学校有 所。 | ||||||||||||||||||||||||||||||||||||||
表Ⅱ: 县(市、区)近三年义务教育经费情况 | ||||||||||||||||||||||||||||||||||||||
| 义务教育预算内 | 地方财政经常性 | 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 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 | 教职工年人均工资 | ||||||||||||||||||||||||||||||||
拨款值 | 比上年增长比例 | 收入 | 比上年增长比例 | 小学 | 比上年增长比例 | 初中 | 比上年增长比例 | 小学 | 比上年增长比例 | 初中 | 比上年增长比例 | 工资 | 比上年增长比例 |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L7 | L8 | L9 | L10 | L11 | L12 | L13 | L14 | L15 | ||||||||||||||||||||||||
xx年 | - | - | - | - | - | - | - | |||||||||||||||||||||||||||||||
xx年 | ||||||||||||||||||||||||||||||||||||||
xx年 | ||||||||||||||||||||||||||||||||||||||
xx年 |
表Ⅲ: 县(市、区)公众满意度调查情况 | |||||||
问卷总数 | 问卷调查综合 | 实地走访人数 | 实地走访满意度 | ||||
计 | 其中:回收有效问卷数 | 计 | 其中:满意人数 | ||||
计 | 其中:满意问卷数 |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L7 | |
计 | |||||||
其中:家长 |
表Ⅳ: 县(市、区)小学·中学自评得分汇总表
序号 | 学 校 | 标准化建设 | 学校规模 | 备 注 (注明是否计划调整、是否有在建工程) | ||
自评分 | 班 数 | 学生数 | 教师数 | |||
1 | xx小学 | |||||
2 | xx小学 | |||||
3 | xx小学 | |||||
4 | ……小学 | |||||
1 | xx中学 | |||||
2 | xx中学 | |||||
3 | xx中学 | |||||
4 | ……中学 |
表Ⅴ-1: 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三类残疾”接受特殊教育情况统计表
6—14岁“三类”儿童总数 | 在市或外县(市、区)接受 | 在本县(市、区)接受 | 在本县(市、区) | 入学率 | |||||
|
|
|
|
| |||||
表Ⅴ-2: 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名册 |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日 | 残疾类别和等级 | 是否入学 | 入学学校名称及年级 | 未入学原因 | 备注 | |
1 |
|
|
|
|
|
|
|
|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说明:此表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民政部门负责填写
辽宁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细则
A评估项目 | B评估指标 | C评估内容 | D评估要求(赋分) | 评估方式 | 评估 扣分 | 扣分详 细原因 |
A1 | B1 | C1 | D1.制定并出台相关文件,有具体工作措施。(2分) | 核查文件 |
|
|
D2.保障随迁子女就学经费,在安排公用经费、学生资助等方面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待遇,无违规收费行为。(2分) | 核查政策及经费划拨文件 |
|
| |||
D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主要在全日制公办学校就读。(2分) | 核查学生就读情况材料 |
|
| |||
C2 (8分) | D4.县级政府统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2分) | 核查文件及材料 |
|
| ||
D5.有关爱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具体工作措施。(2分) |
|
| ||||
D6.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2分) | 核查活动纪实 |
|
| |||
D7.有多种形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扶困助学制度。(2分) | 核查文件及材料 |
|
| |||
C3 (4分) | D8.三类残疾儿童 入学率达到90%以上。(1分) | 核查残疾儿童人数与学籍情况,实地检查 |
|
| ||
D9.落实“三免两补”政策。(1分) | 核查资助汇总档案 |
|
| |||
D10.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含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6000元,学校规模不足100人的按100人核定。(2分) | 核查政策及经费划拨文件 |
|
| |||
C4 | D11.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名额的70%以上分配到县域内各初中。(2分) | 核查招生文件、初中毕业生及高中入学学籍 |
|
| ||
A评估项目 | B评估指标 | C评估内容 | D评估要求(赋分) | 评估方式 | 评估扣分 | 扣分详细原因 |
A1 | B2 | C5 (6分) | D12.制定分年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目标和措施,明确县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责任。(2分) | 核查文件 |
|
|
D13.有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2分) |
|
| ||||
D14.目标和措施得以落实。(2分) | 实地检查 |
|
| |||
C6 | D15.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 (2分) | 核查财务预算表 |
|
| ||
D16.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要求。(1分) | 核查政策及经费划拨文件 |
|
| |||
D17.近三年实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5分) | 核查近三年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财务报表 |
|
| |||
D18.近三年地方教育附加及时、足额拨付。(3分) | 核查财务报表 |
|
| |||
C7 | D19.有县级薄弱校改造计划并实施。(2分) | 核查文件材料;实地检查 |
|
| ||
D20.按规定完成国家、省薄弱校改造项目,年度薄弱学校校园校舍建设项目原则上应当在资金下达到县后18个月内完成。(2分) | 核查完成情况;实地抽查 |
|
| |||
D21.财政性教育经费拨付向贫困学校倾斜,年度设施设备购置项目原则上应当在资金下达到县后12个月内完成。(2分) | 核查经费拨付文件和明细 |
|
| |||
C8 | D22.足额、及时下拨公用经费,及时发放教师工资。(2分) | 核查经费拨付文件 |
|
| ||
A评估项目 | B评估指标 | C评估内容 | D评估要求(赋分) | 评估方式 | 评估扣分 | 扣分详细原因 |
A1 | B3 | C9 | D23.县级政府或人事部门按国家及省要求出台并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4分) | 核查文件 |
|
|
C10 | D24.职生比小学为1:19,初中为1:13.5。(5分) | 核查档案 |
|
| ||
D25.教师学科结构合理,按开齐、开足课程要求配齐配足包括音、体、美在内的所有学科教师。(5分) | 核查档案 |
|
| |||
C11 | D26.建立定期交流制度,有交流计划和工作方案。(3分) | 核查文件材料 |
|
| ||
D27.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每年交流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符合交流条件的校长三年内全部交流(5分) | 核查档案 |
|
| |||
D28.按照《辽宁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要求,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3分) |
|
| ||||
C12 | D29.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制定并落实培训计划和工作方案。(5分) | 核查财务预算表和决算表 |
|
| ||
D30.近三年教师培训经费按规定落实并列入财政预算。(5分) | 核查文件材料及培训纪实 |
|
| |||
A评估项目 | B评估指标 | C评估内容 | D评估要求(赋分) | 评估方式 | 评估扣分 | 扣分详细原因 |
A1 | B4 | C13 | D31.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4分) | 核查文件、实地检查 |
|
|
D32.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校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推广普及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语委)有处(科)室和专人承办语委日常工作(0.5分),普通话、规范汉字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0.5分) | 检查文件 |
|
| |||
C14 (2分) | D33.小学毛入学率100%;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1分) | 核查学籍档案 |
|
| ||
D34.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1分) |
|
| ||||
C15 | D35.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版),有工作计划和方案并落实。小学、初中测试数据100%上报《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2分) | 核查档案材料 |
|
| ||
D36.小学、初中分别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65%以上达标得1分,75%以上达标得2分,85%以上达标得3分。 | 核查材料 |
|
| |||
C16 (4分) | D37 .制定遏制违规招生的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1分) | 核查档案材料 |
|
| ||
D38.县域内无违规招生现象。(1分) | 核查材料 |
|
| |||
D39.不存在重点学校和重点班。(1分) |
|
| ||||
D40.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1分) |
|
| ||||
C17 | D41.按要求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2分) | 实地检查 |
|
| ||
D42.无违规补课和乱收费行为。(2分) |
|
| ||||
A评估项目 | B评估指标 | C评估内容 | D评估要求(赋分) | 评估方式 | 评估扣分 | 扣分详细原因 |
A2 | B5 | C18 | D43.有学校发展规划。(1分) | 核查档案材料 |
|
|
D44.有近三年年度工作计划。(1分) |
|
| ||||
C19 | D45.团队组织建设完善,有贯彻《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工作方案并落实。(2分) | 核查档案材料及活动纪实 |
|
| ||
D46.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德育活动。(1分) |
|
| ||||
C20 | D47.按照省规定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1分) | 核查材料 实地检查 |
|
| ||
D48.建立教师听评课教研活动制度。(1分) | 核查材料 随机访谈 |
|
| |||
D49.建立校本研训制度。(1分) | 核查档案材料 |
|
| |||
D50.制定课程规划,有一门以上符合校情的校本课程。(1分) |
|
| ||||
C21 | D51.班子成员分工明确,有听课和参加教研活动制度。(2分) | 核查材料 |
|
| ||
D52.按核定编制配齐人员,无结构性缺编情况。(2分) |
|
| ||||
D53.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专科以上学历达90%。(1分) |
|
| ||||
D54. 90%以上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一致。(2分) |
|
| ||||
C22 | D55.学籍管理实现电子化。(1分) | 核查材料 |
|
| ||
D56.无辍学。(1分) |
|
| ||||
C23 | D57.后勤管理制度健全,食宿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1分) | 核查材料 |
|
| ||
D58.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政府规定的开支范围及标准。(1分) |
|
| ||||
D59.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寝室安全管理制度等学校安全制度。(2分) |
|
| ||||
A评估项目 | B评估指标 | C评估内容 | D评估要求(赋分) | 评估方式 | 评估扣分 | 扣分详细原因 |
A2 | B6 | C24 (1分) | D60.毕业生合格率100%。(1分) | 核查材料 |
|
|
C25 (5分) | D61. 65%以上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得1分,75%以上达标得2分,85%以上达标得3分。(3分) | 核查材料 |
|
| ||
D62.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保证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学生近视眼年增长率低于5%。(2分) | 核查材料 |
|
| |||
C26 (2分) | D63.按规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分) | 核查材料 |
|
| ||
B7 | C27 (2分) | D64.生均建筑面积:12班≥10㎡、18班≥8.3㎡,24班≥7.9㎡、30班≥7.2㎡。(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28 | D66.使用面积≥61㎡。(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A评估项目 | B评估指标 | C评估内容 | D评估要求(赋分) | 评估方式 | 评估扣分 | 扣分详细原因 |
A2 | B7 | C29 | D69.教室使用面积≥86㎡。12班~18班教室1间、辅房使用面积≥61㎡;24班~30班教室2间、辅房使用面积≥86㎡。(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C30 | D72.音乐教室每间使用面积≥73㎡、辅房每间使用面积≥23㎡。12班:教室、辅房各1间;18~30班:教室、辅房各2间。(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31 | D77.教室每间使用面积≥86㎡,辅房每间使用面积≥23㎡。12~30班:教室、辅房各1间。配有优质视频教学资源,具有视、听、对话、训练、测评等功能。有专(兼)职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和使用制度,制度上墙;教室使用常态化。(1分)(注:可与计算机教室合建)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32 | D78.教室每间使用面积≥86㎡、辅房每间使用面积≥23㎡。12~18班:教室、辅房各1间;24~30班:教室2间,辅房1间。(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A评估项目 | B评估指标 | C评估内容 | D评估要求(赋分) | 评估方式 | 评估扣分 | 扣分详细原因 |
A2 | B7 | C33 | D81.教室每间使用面积≥86㎡;辅房每间使用面积≥23㎡。12~18班:教室、辅房各1间;24~30班:教室、辅房各2间。(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C34 | D84.12班使用面积≥100㎡、18班使用面积≥130㎡、24班使用面积≥160㎡、30班使用面积≥190㎡;辅房使用面积≥23㎡。(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35 | D86. 面积:12班使用面积≥120㎡、18班使用面积≥170㎡、24班使用面积≥220㎡、30班使用面积≥270㎡。(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36 | D89.个别辅导室面积10~15㎡,团体活动室面积≥20㎡,办公接待区面积≥15㎡。(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A评估项目 | B评估指标 | C评估内容 | D评估要求(赋分) | 评估方式 | 评估扣分 | 扣分详细原因 |
A2 | B7 | C37 | D91.使用面积≥32㎡;监控系统在重要场所和出入口无盲点;人防、技防、物防达到省定标准;工作制度健全,制度上墙。(2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C38 | D92.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制学校可视学校规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卫生室建筑面积≥40平方米,保健室建筑面积≥40平方米。(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39 | D94.体育场地:18班以下:田径场200m(环形)一块,包括60m直跑道、篮球场2块、排球场1块、器械体操+游戏区200㎡;体育活动室使用面积≥670㎡。24班:田径场300m(环形)一块,包括100m直跑道、篮球场2块、排球场2块、器械体操+游戏区300㎡;体育活动室使用面积≥670㎡。30班:田径场300m~400m(环形)一块,包括100m直跑道、篮球场3块、排球场2块、器械体操+游戏区300㎡;体育活动室使用面积≥670㎡。生均体育场馆面积12班10.87㎡、18班7.25㎡、24班11.67㎡、30班13.56㎡。(2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A评估项目 | B评估指标 | C评估内容 | D评估要求(赋分) | 评估方式 | 评估扣分 | 扣分详细原因 |
A2 | B7 | C40 | D97.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广播室、会议接待室、德育展览室、总务仓库、维修管理室、传达值宿室等齐全,面积达标(建标[2002]102号);办公设施设备完好、数量满足实际需要;现代化网络办公占有一定比例。(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C41 | D99.宿舍、食堂、浴室、开水房、汽车库、配电室、水冲厕所等齐全,面积达标(建标[2002]102号)。(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42 | D101.新建校舍选址符合标准要求;校园布局科学、安全、合理,体现艺术化;绿化面积每生≥1㎡。(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43 | D103.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接入传输速率不低于10M,网络信息点覆盖全校所有场所,网络到桌面传输速率不低于100M。(2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A评估项目 | B评估指标 | C评估内容 | D评估要求(赋分) | 评估方式 | 评估扣分 | 扣分详细原因 |
A3 | B8 | C44 | D106.有学校发展规划。(1分) | 核查档案材料 |
|
|
D107.有近三年年度工作计划。(1分) |
|
| ||||
C45 | D108.团队组织建设完善,有贯彻《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工作方案并落实。(2分) | 核查档案材料及活动纪实 |
|
| ||
D109.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德育活动。(1分) |
|
| ||||
C46 | D110.按照国家和省规定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1分) | 核查材料;实地检查 |
|
| ||
D111.建立教师听评课教研活动制度。(1分) | 核查材料;随机访谈 |
|
| |||
D112.建立校本研训制度。(1分) | 核查档案材料 |
|
| |||
D113.制定课程规划,有符合学校实际的一门以上的校本课程。(1分) |
|
| ||||
C47 | D114.班子成员分工明确,有听课和参加教研活动制度。(2分) | 核查材料 |
|
| ||
D115.按核定编制配齐人员,无结构性缺编情况。(2分) |
|
| ||||
D116.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本科达标率达到80%。(1分) |
|
| ||||
D117. 95%以上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一致。(2分) |
| |||||
C48 | D118.学籍管理实现电子化。(1分) | 核查材料 |
|
| ||
D119.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1分) |
|
| ||||
C49 | D120.后勤管理制度健全,食宿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1分) | 核查材料 |
|
| ||
D121.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政府规定的开支范围及标准。(1分) |
|
| ||||
D122.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寝室安全管理制度等学校安全制度。(2分) |
|
| ||||
A评估项目 | B评估指标 | C评估内容 | D评估要求(赋分) | 评估方式 | 评估扣分 | 扣分详细原因 |
A3 | B9 | C50 | D123.毕业生合格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升学率达到95%以上。(1分) | 核查材料 |
|
|
C51 | D124. 6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得1分,75%以上达标得2分,85%以上达标得3分。(3分) | 核查材料 |
|
| ||
D125.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保证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学生近视眼年增长率低于5%。(2分) | 核查材料 |
|
| |||
C52 | D126.按规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分) | 核查材料 |
|
| ||
B10 (70分) | C53 | D127.生均建筑面积:12班≥11.4㎡、18班≥10.1㎡,24班≥9.8㎡、30班≥9.0㎡,实现校舍楼房化。(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54 | D129.使用面积≥67㎡。(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55 | D132.面积与间数:实验室每间使用面积≥96㎡;辅房每间使用面积≥23㎡。12班:教室3间、辅房4间;18班:教室3间、辅房5间;24班:教室4间、辅房6间;30班:教室5间、辅房7间。(3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A评估项目 | B评估指标 | C评估内容 | D评估要求(赋分) | 评估方式 | 评估扣分 | 扣分详细原因 |
A3 | B10 (70分) | C56 | D135.音乐教室每间使用面积≥73㎡、辅房每间使用面积≥23㎡。12班~29班1套,30班1~2套。(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C57 | D140.教室每间使用面积≥96㎡。12~30班1间。地理教室应配备专用仪器、模型、标本、挂图等。(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58 | D142.教室每间使用面积≥96㎡,辅房每间使用面积≥23㎡。12~18班:教室1间、辅房1间;24~30班:教室2间、辅房1间配有优质视频教学资源,具有视、听、对话、训练、测评等功能。有专(兼)职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和使用制度,制度上墙;教室使用常态化。(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59 | D143.教室每间使用面积≥96㎡、辅房每间使用面积≥23㎡。12~30班:1套。(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A评估项目 | B评估指标 | C评估内容 | D评估要求(赋分) | 评估方式 | 评估扣分 | 扣分详细原因 |
A3 | B10 (70分) | C60 | D146.教室每间使用面积≥96㎡,辅房每间使用面积≥23㎡。12~18班:1套;24~30班:2套。(1分) | 查阅自查报告、实地查看 |
|
|
C61 | D149.面积:12班使用面积≥110㎡、18班使用面积≥150㎡、24班使用面积≥190㎡、30班使用面积≥230㎡;多媒体等设备设施齐全; 建立管理和使用制度,制度上墙。(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62 | D150.12班使用面积≥181㎡、18班使用面积≥261㎡、24班使用面积≥340㎡、30班使用面积≥420㎡。(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63 (2分) | D153.个别辅导室面积10~15㎡,团体活动室面积≥20㎡,办公接待区面积≥15㎡。(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64 (2分) | D155.使用面积≥32㎡;监控系统在重要场所和出入口无盲点;人防、技防、物防达到省定标准;工作制度健全,制度上墙。(2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65 | D156.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制学校可视学校规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卫生室建筑面积≥40平方米,保健室建筑面积≥40平方米。器械设备齐全,专业化管理,制度上墙;有计划开展卫生(保健)工作。(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A评估项目 | B评估指标 | C评估内容 | D评估要求(赋分) | 评估方式 | 评估扣分 | 扣分详细原因 |
A3 | B10 (70分) | C66 | D157.18班以下:田径场300m(环形)一块,包括100m直跑道、篮球场2块、排球场1块、器械体操区200㎡;器材室面积≥40㎡;12班体育活动室使用面积≥700㎡、18班体育活动室使用面积≥1000㎡。24班:田径场300m(环形)一块,包括100m直跑道、篮球场2块、排球场2块、器械体操区150㎡;体育活动室使用面积≥670㎡。30班:田径场300m~400m(环形)一块,包括100m直跑道、篮球场3块、排球场2块、器械体操区200㎡;体育活动室使用面积≥1300㎡。生均体育场馆面积12班9.78㎡、18班13.08㎡、24班10.5㎡、30班12.2㎡。(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C67 | D160.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广播室、会议接待室、德育展览室、总务仓库、维修管理室、传达值宿室等齐全,面积达标(建标[2002]102号);办公设施设备完好、数量满足实际需要;现代化网络办公占有一定比例。(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68 | D162.宿舍、食堂、浴室、开水房、汽车库、配电室、水冲厕所等齐全,面积达标(建标[2002]102号);设备设施齐全,功能完备。(2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C69 | D163.新建校舍选址符合标准要求;校园布局科学、安全、合理,体现艺术化;绿化面积每生≥1㎡。(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
A评估项目 | B评估指标 | C评估内容 | D评估要求(赋分) | 评估方式 | 评估扣分 | 扣分详细原因 |
A3 | B10 | C70 | D165.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接入传输速率不低于10M,网络信息点覆盖全校所有场所,网络到桌面传输速率不低于100M。学校有办公电话、广播、闭路电视,计算机网络、教学教研、教育装备管理、安全监控系统。(1分) | 查阅自查报告 |
|
|
A4 | B11 | C71 | D167.小学8项评估指标差异系数平均值小于等于0.65; | 专业部门根据辽宁省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对评估县区进行测算 |
|
|
————————————————————————————
主办单位:阜新市细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25号 邮编:123000 Email:xhqdzxxw@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80号
辽ICP备2020015509号 网站标识码:2109110001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3965004 网站举报邮箱:xhqdzxx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