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关于增强我区企业科技创新引导力度的建议》(5号)答复

日期: 2021-05-26 浏览量:332 来源:区政府办 责任编辑:王宝新 文字大小:

丁琦委员:

您提出关于增强我区企业科技创新引导力度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请审阅并签署意见:

细河区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求新求变、创新突破为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梯队建设工作,完善产学研同创新机制,全区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有力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一、进展情况

细河区始终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核心,以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为底线,以“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为抓手,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实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于担当,苦干实干,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科技创新环境切实优化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始终把创新发展作为细河经济转型振兴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工作要求,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努力营造科技创新最优发展环境。

大力实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小升规规升巨培育、飞地经济、深化园区改革等系列工程,市场主体持续增加,2021年截至4月末新增市场主体717户。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2021年截至4月末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登记8户,完成全年任务的160%。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工业重点项目服务力度,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2021年一季度,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632.5万元,按照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8.4%,科技支撑坚实有力,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二)深化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竞争力大幅提升

坚持把产学研合作作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全力支持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技术、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开展多层次的合作。

与辽宁工大统战部建立对接联系机制,联合在辽宁工大网站建立科研超市,使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无缝对接。探索以政府为主导、科技主体和产业主体相融合的战略性科学技术及成果转化联盟,为校企合作搭建广阔平台。对接中科院、省市科技管理部门和市产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太平沟薰衣草种植加工项目,提供可行性技术支撑和科技研发项目包装申报指导。

(三)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攻克

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研发攻关,强化科技项目扶持。加大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力度,聚焦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深化与辽宁工大合作共建,最新研发高性能线性压缩机2台,正在确定最终图纸。加快推进天琪电子新型氡铍电子生产碳技术研究和新机理超薄膜电容器研发项目,进一步提升科技型企业参与独立设计、制造军用装备的能力,大力促进细河产业深度发展。

(四)注重科技人才培育,招才引智成果丰硕

实施创新创业项目集聚工程,积极推进招才引智。切实做好科技人才服务工作。组织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培训,提升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指导,下发《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科技财税政策文件选编》,重点针对R&D经费统计归集、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填报、省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申报、“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梳理等进行政策解读,为企业培育高素质人才,增强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细河区科技创新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坚持科技工作“四个面向”,持之以恒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经济主战场,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以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以强化科技人才队伍为支撑,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产业新动能、增强发展驱动力,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细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一是培育和发展产业创新链。围绕产业需求,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和发展装备制造及配套、绿色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双创、数字经济和直播电商等产业创新链,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依托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一批高科技项目,实现技术突破,加快形成具有细河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大力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支撑和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增强源头创新保障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科技服务创新创业水平。三是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全面落实《细河区打造“双创”示范基地升级版三年工作方案》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双创”示范基地的引导示范作用,以产业为根基、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引领、创新为驱动、人才为支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人才培养功能,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实现高新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积极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调整优化空间布局,探索实践细河全域创新创业新模式,分功能、分区域,高标准规划建设“一中心、五平台、三站式”的细河“双创”示范产业园区。四是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交流与合作。围绕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化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通过开放创新,助力细河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谨此答复

                         2021年5月26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