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0-07-30 浏览量:317 来源:区科学技术局 责任编辑:王宝新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一、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科技发展的方针与政策;拟定全区科技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全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组织编制全区科学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研究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拟订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与优先领域,负责年度科技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3、拟订全区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和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区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负责协调落实全区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重大政策措施以及重大科技创新任务。
4、研究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措施;负责区级科技三项费用等科技经费的合理配置。
5、拟订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拟订科技促进产业基地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科研条件保障的规划和政策建议,推进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科技资源共享。
6、拟订科技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制定相关重要措施和办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负责科技下乡与科技扶贫工作。
7、拟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制定科技成果推广政策,指导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组织相关重大科技成果应用示范。
8、负责全区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科技成果管理工作;拟订优化科技人才资源配置、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及科技人才成长的相关政策。
9、拟订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规划和政策,促进技术市场、科技中介组织的发展政策;制定科技保密管理办法;负责相关科技宣传、信息、评估、统计管理及指导科技第三产业发展。
10、负责科技创新宏观战略研究,为全区科技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负责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组织编制产学研合作计划。
11、负责全区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12、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行政机构1,年末无变化
(三)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行政编制3人,年末实有人数3人,无变化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科技创新环境切实优化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始终把创新发展作为细河经济转型振兴的重要抓手。区科技局全面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工作要求,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努力营造科技创新最优发展环境。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制定出台《细河区关于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的实施方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制定1+1+4文件和《细河区科技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实施细则》,压实工作责任,狠抓措施落实,6+9任务圆满完成。
大力实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小升规规升巨培育、飞地经济、深化园区改革等系列工程,市场主体持续增加。2020年新增市场主体2320户。加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提前完成全年工作目标。2020年,获批辽宁省雏鹰企业4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户,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户;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户,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9户。认真兑现涉企优惠政策。争取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奖励资金6万元,全部及时拨付到位,惠及企业3户。202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预计实现21360万元,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804.6万元。科技支撑坚实有力,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二)深化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竞争力大幅提升
坚持把产学研合作作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全力支持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技术、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开展多层次的合作。
积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福建建筑技术研究院等20余所高校院所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与辽宁工大统战部建立对接联系机制,联合在辽宁工大网站建立科研超市,使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无缝对接。探索以政府为主导、科技主体和产业主体相融合的战略性科学技术及成果转化联盟,为校企合作搭建广阔平台。对接中科院、省市科技管理部门和市产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太平沟薰衣草种植加工项目,提供可行性技术支撑和科技研发项目包装申报指导。目前,全区70%以上的规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相应的科技合作关系。
全面开展项目推介,与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沈阳聚沙资本对接联系,全力推动中试融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太平区新型材料产业基地,研究推进矿山用绿色节能轨道带式输送机样机研发制造项目;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对接排山楼金矿、平安煤矿,洽谈实施绿色矿山升级改造工程。2020年完成转移转化科技成果3项,发明专利申请量20件。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利用,创新平台示范带动效应凸显,有力推动细河科技进步。
(三)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攻克
强化科技项目扶持,阜新市科技计划项目获批4个,其中列入年度重大专项1个和重点研发支持计划项目3个,资金支持额度120万元。主动抢抓新增中央投资重大发展机遇,积极与三大运营商和网络科技型企业对接联系,认真研究推进智慧城区、5G等新基建项目,研发包装推荐项目3个。
加大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力度,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5项。深化与辽宁工大合作共建,最新研发高性能线性压缩机2台,正在确定最终图纸,进一步提升科技型企业参与独立设计、制造军用装备的能力,大力促进细河产业深度发展。
(四)建设重大创新基地,全域双创新模式规划确立
全面贯彻中发37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按照区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发挥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引导示范作用,规划建设细河“双创”示范产业园区,积极探索细河全域创新创业新模式,进一步增强创新动能,激发创业活力,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叫响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品牌。
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技术推广、创新交流、产业培育等方面积极探索,整合优势资源,分功能、分区域,高标准规划建设“一中心、五平台、三站式”的细河“双创”示范产业园区。打造了省级众创空间鑫盟创业孵化基地和今年计划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圆梦创业孵化基地。积极引导全区科技型企业自主建立了9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已全部获批。
(五)注重科技人才培育,招才引智成果丰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把科技人才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和科技强区发展规划,认真执行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积极落实推进全区25个建设人才项目。学好用好《辽宁省众创空间备案管理办法》《辽宁省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指引》,组织申报省级众创空间1户。
实施创新创业项目集聚工程,积极推进招才引智。通过开展项目合作、挂职选派、聘请技术顾问等形式,柔性引进创新创业专家、专业技术人才7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1人(正高4人,副高17人,高级工20人),经营管理人才10人,其他人才28人。积极组织参加阜新市首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推荐参赛创新创业项目48个,获得创业组一等奖,创新组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推荐“兴辽英才计划”3人,入选百千层次人才2人。设立区级人才扶持专项经费,每年度对本地产业发展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人员予以奖补。
切实做好科技人才服务工作。组织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培训,提升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指导,下发《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科技财税政策文件选编》,重点针对R&D经费统计归集、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填报、省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申报、“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梳理等进行政策解读,为企业培育高素质人才,增强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1、2019年本部门预算收入334,360.38元,预算支出334,360.38元。
2、2020年预算收入为1,022,661.03元,预算支出为1,022,661.03元。
3、2020年的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均比2019年增加688,300.65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当年收入支出预算执行基本情况,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2019年本部门预算收入334,360.38元,预算支出334,360.38元。
2、2020年预算收入为1,022,661.03元,预算支出为1,022,661.03元。
3、2020年的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均比2019年增加688,300.65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可分别制作饼状图)。
收入总计1022,661.03元,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022,661.03元,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经营收入0万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
(2)收入支出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及原因分析(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支出总计1022,661.03包括:基本支出593,839.03
元,主要是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其中人员经费支出557,941.03元,日常公用经费35,898.00元,项目支出428,822.00。其他资本性支出0元。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工资福利支出367,543.03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90,398.00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04,720.00元。其他资本性支出0元。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分析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支出要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分析具体构成及特点。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分资金来源、资金性质结转和结余情况,特别是项目经费结转和结余情况。
2.结转和结余规模较大的原因分析及消化结转和结余的对策。
(四)与预算支出相关的其他指标分析。
对资产、负债信息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影响等。
(五)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概述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概述本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如有)。
(六)当年预算执行及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三、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本单位财务管理、绩效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
(二)本单位决算及绩效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三)对单位决算管理及报表设计的意见建议。
(四)对加强部门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的建议。
注: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可参考部门决算分析评价表(见软件查询模板)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附后)。
附: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
2.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单位当年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3.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
4.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5.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
7.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1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此外,行业事业单位还可根据相关财务制度规定和分析需要增加相关分析指标,如:
1.财政拨款依存度, 衡量部门(单位)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
财政拨款依存度=财政拨款收入÷收入总额×100%
主办单位:阜新市细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25号 邮编:123000 Email:xhqdzxxw@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80号
辽ICP备2020015509号 网站标识码:2109110001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3965004 网站举报邮箱:xhqdzxx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