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保障服务中心2018年决算

日期: 2019-06-07 浏览量:231 来源:财政金融保障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王宝新 文字大小:

一、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贯彻执行《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承担有关财政、金融方面公益性服务保障职能;负责防控地方养老金支付风险,负责区直事业单位和企业社会保险费日常核算工作;负责全区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工作;负责全区政府债务项目的申报,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工作;负责对我区“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的筹集和管理工作;负责包括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和往来,积极创新融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为我区融资载体提供政策和业务指导;负责对区直部门国库集中支付和相关预算单位财务核算工作;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评审工作;负责汇总和分析乡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负责乡镇财政决算级统计工作。组织镇、街开展协税护税、增加经济总量扩大税源夯实税基工作等;承担区本级非税收入账目的管理、编制并向社会公开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目录和收费目录清单。负责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系统、财政票据电子化系统管理;组织和实施对全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委托的货物、工程、服务等项目的政府采购工作;负责全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申报、实施验收工作;向上申报并组织实施村级公益实业财政奖补项目工作;负责汇总和分析乡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负责乡镇财政决算级统计工作;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等。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部门独立核算机构为1个,即阜新市细河区财政金融保障服务中心。设综合部、社会保障部、债务金融部、收付结算部、财税部、评审采购部6个内设机构。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机构编制人数64个,实有在职事业财政补助人员57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加强企业金融风险监管,引导中小企业降低杠杆率,推动金融资本向实体经济流转;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地方小额贷款等新型金融主体监管体系。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细河区财政金融保障服务中心于2018年8月成立,未进行包括单位收入、支出的年初预算安排。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预、决算差异情况,可分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分单位、分收入支出具体项目逐项对比(可列表)。

(2)差异原因分析。差异较大的应分析到具体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和具体单位。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565.2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565.22万元,占本年总收入的100%。

2018年度财政拨款支出565.22万元,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6.72万元,占总支出的7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99万元,占总支出的1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1.27万元,占总支出的6%;住房保障支出37.24万元,占总支出的7%。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无

(2)会议费支出情况:无

(3)培训费支出情况:无

(4)其他对单位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5)重点经济分类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2018年财政拨款收入565.22万元,财政拨款支出565.2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65.22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主要用于工资福利、人员日常公用等支出。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分资金来源、资金性质结转和结余情况,特别是项目经费结转和结余情况。

2.结转和结余规模较大的原因分析及消化结转和结余的对策。

(四)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概述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概述本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如有)。

(五)当年预算执行及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2018年,细河区财政金融保障服务中心资产总额9.4万元,负债0万元。细河区财政金融保障服务中心于2018年8月份成立,部门前身为细河区金融工作办公室,资产总额为9.4万元,负债0万元。与上年度相比,资产负责总额持平。

(一)资产负债结构情况。

2018年,细河区财政金融保障服务中心资产总额9.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9.4万元,负债总额0万元。与上年度对比无变化。

(二)资产负债对比分析。

2018年,细河区财政金融保障服务中心资产负债率为0,目前单位资产负债管理中未发现存在问题,今后将继续加强资产效益管理,避免潜在的资产负债风险。

四、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本单位财务管理、绩效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

(二)本单位决算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按规定批复决算工作开展情况。

严格按照财政部门要求,做到及时公开。

(三)对单位决算管理及报表设计的意见建议。

(四)对加强部门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的建议。

 

注: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可参考部门决算分析评价表(见软件查询模板)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附后)。


附:

财政金融保障服务中心2018年决算.xls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

2.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单位当年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3.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

4.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5.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

7.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1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4.资产负债率,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此外,行业事业单位还可根据相关财务制度规定和分析需要增加相关分析指标,如:

1.财政拨款依存度, 衡量部门(单位)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

财政拨款依存度=财政拨款收入÷收入总额×100%

2.固定资产成新率,反映部门(单位)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固定资产成新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100%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